近日,瓜州县双塔镇新华村村委会内暖意融融,一股别样的学习热潮正悄然涌动。往日里忙碌于灶台、田间、牧场的乡村妇女们,暂时放下农具与家务,围坐在一起,指尖翻飞间,一根根普通的藤条、丝线被赋予新的生命,化作五彩斑斓的玫瑰、清雅的百合、傲立的寒梅——这是新华村“编花技能培训班”的日常场景,也是村里妇女们编织美好生活新期盼的生动写照。
“一开始,我寻思我这粗手笨脚的,哪是干细活的料?”回忆起初次接触编花时的心情,村民马大姐脸上带着些许不好意思的笑容。和马大姐一样,新华村不女此前的生活轨迹始终围绕着家庭与农活,“灶台、牛羊、庄稼”是她们生活的全部重心,辛勤劳作之余,却鲜有属于自己的“色彩与空间”。
改变始于“编花技能培训班”的消息传来。当“学习编花能创造美,还能增收”的消息在村里传开,许多妇女心中关于“美”与“创造”的渴望被悄然点亮。带着好奇与忐忑,她们走进了村委会的培训课堂,迈出了从“家务能手”向“手工达人”转变的关键一步。
课堂上,从穿针引线的笨拙试探,到起针、编织、塑形的逐渐熟练,再到融入个人创意设计独特花样,妇女们的进步肉眼可见。原本单调的藤条与丝线,在一双双曾握惯农具的手中,渐渐“活”了起来,成为兼具乡土气息与手工温度的花艺制品。
指尖生花,编织的远不只是艺术品。对于新华村的妇女们而言,这门手艺更是增收的新路径、自信的新源泉、乡村文化的新纽带。随着乡村旅游的升温与电商平台的普及,这些手工编织的花艺制品凭借独特的乡土韵味,成了市场上备受青睐的“手工礼品”。妇女们利用农闲、照顾孩子的间隙编织作品,通过线上直播带货、线下乡村旅游门店代售等渠道销售。
“现在守着家、抱着娃,还能靠编花挣点钱补贴家用,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!”一位妇女笑着说道。
除了带来经济收益,编花更让妇女们重新发现了自身价值。“以前总觉得自己只会干农活、做家务,从来没想过,我这双‘粗手’也能做出这么漂亮的东西!”当自己的作品被游客买走、被网友点赞时,妇女们脸上绽放的笑容比手中的花朵更加灿烂,那份油然而生的成就感,让她们变得更加自信、开朗。
乡村妇女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“半边天”,她们的成长与进步,关乎千万家庭的幸福,更关乎乡村发展的底蕴与未来。新华村的编花培训虽看似小事,却实实在在提升了妇女们的自我发展能力,激发了她们参与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。
如今,在新华村,学习编花已渐渐成为一种“新时尚”。未来,随着更多花艺制品从这里“走”向网络、“送”进千家万户,传递的不仅是手工制品的温度,更是乡村妇女的梦想与幸福,这样的“幸福之花”能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竞相绽放,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与希望。(吴敏 王亚楠)